top of page
  • Black Facebook Icon
  • Black YouTube Icon
  • Black Instagram Icon

罐装饮料价格背后的真相:即使容量不同也同样定价的原因

  • 作家相片: 林果先生
    林果先生
  • 8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ree
為什麼大罐跟小罐的飲料,價格竟然一樣?自動販賣機不告訴你的祕密!
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?站在日本的自動販賣機前,正準備選一罐可樂解渴,結果一看——咦?250毫升的細長罐100日圓,350毫升的胖胖罐也是100日圓!甚至還有490毫升的超長罐也差不多這個價錢……多出這麼多,價格卻一毛不加,難道這是什麼飲料界的慈善事業?

放心,並不是商家一時佛心大發,而是背後藏著一個你可能沒注意過的商業邏輯。今天就來拆解自動販賣機的「容量陷阱」——不,是「容量祕密」。



原料不值錢,成本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

讓我們先從成本結構說起。你以為你買的是飲料嗎?其實你買的主要是——物流、人力跟廣告

一罐飲料的製造成本中,有**70%**都是這些「看不見的成本」:人事費用、運輸配送、宣傳行銷……真正倒進你肚子裡的可樂、咖啡或果汁,本錢其實低得可憐。某些飲料的原材料成本甚至不到10日圓!喝下去的是快樂,不是成本。

所以,飲料多100毫升、少100毫升,對廠商來說根本無感。多給一點容量,對他們來說成本幾乎沒差。



350毫升的胖罐,反而更省錢?

讓人更意外的是,350毫升的胖罐,反而可能比250毫升的細長罐更便宜生產。為什麼?因為它是市場主流,機器開足馬力生產,數量夠多,成本自然攤平。所以當你猶豫到底買大罐還是小罐時,商家心裡默默想:拜託買大罐的吧,我還省點錢呢。


ree
「期間限定!增量中!」其實是給你看的提示牌

你有沒有發現,有些飲料經常掛著「期間限定!490ml増量中!」的字樣?如果有,下次記得偷偷笑一下,因為你知道了——這種飲料的原本成本很低!

換句話說,廠商根本不介意多倒你一點,只要你願意掏出100日圓。對他們來說,多給點容量是「幾乎不用成本的行銷」。



結語|喝飲料順便練練經濟頭腦

所以下次面對自動販賣機時,別再單純只想著「喝點啥好呢?」了。不妨邊選飲料邊思考:「這瓶飲料,值不值得我這120日圓?」或者——「啊,這款又在增量促銷了,果然是便宜貨。」

當然,無論大小罐,最重要的還是喝得開心。但如果你能一邊解渴一邊拆穿商業手法,那喝下去的這一罐,應該會特別有味道吧?

留言


JOIN MY MAILING LIST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© 2023 by Lovely Little Things. 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  • Facebook
  • Pinterest
bottom of page